“老刘,快来,打糍粑了!”9月21日,临近中秋节,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一年一度的传统“节目”——打糍粑登场了。
邻里们你家蒸糯米、他家准备工具,大家欢聚一堂,热热闹闹庆祝中秋佳节。一张张幸福的笑脸,是对“巴适”小院最好的赞赏。
走进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,“五步一景、十步一画”,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、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、别具特色的景观小品,呈现出美丽乡村新画卷。
据介绍,为提升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,今年来,麻柳嘴镇积极探索“院落微治理”模式,全面聚力打造党群连心、邻里和谐、守望相助的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。
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位于麻柳嘴镇平桥村1社,居住人口23户、63人。在打造过程中,麻柳嘴镇强化党建引领,赋能院落治理,在小院成立了院落委员会,由党建指导员驻院指导院落委员会工作,通过民主议事亭、小院恳谈会搭建党群联络站,推进村民协商议事,大家共同讨论制定了“院落公约”和“议事规则”,形成通俗易懂、条文简洁、便于执行的院落公约9条,并上墙公示。
如今,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已打造成一个微网格,由院落长担任微网格长,负责院内的政策宣传、隐患排查、矛盾化解等群众工作。小院还确定了政策宣传、环境卫生、生活服务、治安调解、科普宣传等8类党员服务岗,让6名党员实实在在地在网格内担起了责、服起了务。
由此,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形成了由小院“当主角”、让议事“做主力”、让院民“当主体”的治理格局,既能及时解决问题、化解矛盾,也确保了“小事不出院、大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“小院推行了乡村治理‘积分制’工作,以此为“杠杆”撬动基层治理效能。”据平桥村党委书记周荣玲介绍,积分由基础分、奖励加分、处罚扣分和党员外加评分等部分组成,村干部每月不定期对院民打分,每季度进行1次测评统计,每年底进行1次积分兑换。1积分等同10元钱,可凭积分兑换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用品。
此外,村委会还将根据年末累计积分,通过院坝会、党员大会等对院民进行表扬,在提升院民对积分制的知晓度、认可度和参与度的同时,努力实现从“站着看”到“抢着干”的转变,让院民既有“面子”、又有“里子”。
为了让文化底蕴根植于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,小院还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培育独有院落文化。
小院积极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、西部志愿者、少儿志愿者等,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创建“五色”志愿者队伍,还聚焦移风易俗,常态化开展拒绝大操大办、违规敛财婚丧礼俗等宣传活动,以及“好婆婆”“好媳妇”评选、“家风润万家”等主题活动,使小院民风淳朴、崇德向善、邻里和睦。
随着张家湾“巴适”小院的成功打造,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,也大大激活了院落治理“新引擎”,为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,切实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(记者:罗莎 胡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