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 > 详情信息
【巴实兴农人】莫英茂:“内外兼修”新农人,带领村民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
  • 看巴南
  • 2024-07-02

莫英茂,一位带着故乡情怀的回乡创业者。他开设电商、发展农业、开办书院,带领村民开阔眼界、学习知识、增收致富,共绘“文化美”“产业美”“邻里美”的和美乡村新画卷。

 


返乡办书院 创建乡村“文化美”

 

上世纪在70年代,莫英茂出生在巴南丰盛镇桥上村莫家坡,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繁华的偏远小山村。

 

俗话说“知识改变命运,学习成就未来。”由于自幼受到当兵伯父的影响,莫英茂坚信只有读更多的书才能离成功更近。所以,在整个求学、工作,甚至后来创业期间,他都坚持不断学习,促使自己不断进步。

 

凭借着一股往前冲的干劲,以及丰富的知识积累,2013年,在外打拼了近30年的莫英茂,已经事业有成。“在外漂泊久了,就开始想家!”当年,他怀着社会责任和家乡情怀,回到土生土长的莫家坡,全力投入建设家乡的事业。

 

莫英茂在家乡注册了网店,借助电商平台把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变成商品,向全国销售,带动他们共同致富。

 

“搭建电商平台只是我帮助村民致富的一个跳板,从内心上讲,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求发展。”莫英茂说,只有村民的思想“解放了”,眼界“拓宽了”,才能产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。于是,他决定借助知识和科技来改变村民们的旧观念,简单点说就是“扶智”和“扶志”。

 

为实现这一想法,2017年11月,莫英茂作出一个重大决定,把自家农房改成书院,取名“涌泉书院”,并创办了农村书屋,取名“乡村振兴书屋”。他采购和整理各种类型的书籍将近2万册,免费供村民借阅。

 

“乡村振兴书屋”建好后,一到农闲时间,桥上村的村民就会到书屋来“淘宝”,有时候一坐就是大半天,一个月下来,来此看书的村民有近百人。

 

“在这么多书籍中,我发现果树种植、家禽养殖方面的书籍阅览率其实挺高的。”莫英茂说,为了方便村民取阅,他专门把育秧育苗、农作物栽培、养殖技术、农机具使用等不同种类书籍分开放置,以满足大家对农技知识的借阅需求。


“以前有点空闲时间就爱打打麻将,现在晓得有个书屋了,我经常来看点种养殖方面的书,觉得很有收获的。”桥上村的村民李大姐告诉记者。

 

立足乡村 带头发展“产业美”

   

“如今事业走上正轨,有能力就应该多帮助大家。”回到家乡发展后,莫英茂感觉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子。

 

他开办了农家乐,还种植了250多亩的“蜂糖李”,发展乡村游,并带领周边村民发展100余亩林下养殖和水果种植。莫英茂还自费修建了灌溉蓄水池,免费为周边村民提供生产、生活用水,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。

 

平时来自家农家乐度假的游客较多。为帮周边村民的农产品打开销路,莫英茂专门设置了展台,免费供村民卖土鸡、大米、红苕粉、糯玉米等土货。

 

“如今租地算一份,打工挣一份,还能就近销售农产品。”村民高耀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自家土地租给莫英茂,一年租金近2000元;到莫英茂的农家乐打工,每月收入2000多元;还可以卖点土鸡、土蛋和蔬菜,“现在荷包硬是越来越鼓了!”

 

常怀感恩 共建和谐“邻里美”

 

自己生活好了,不能忘记那些困难的相邻。从2014年起,莫英茂每年都会请村里的五保户、低保户、困难老人吃团年饭,且摆的团圆饭场面一次比一次大,邀请的人数也一次比一次多。

 

他说,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,经常受到村里人的帮助。请大家吃团圆饭,主要是想和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一下。

 

“可能大部分人都已不记得了,但我一直感恩在心。桥上村是父母生我养我的地方,以前我不在家的时候,父老乡亲还帮我照顾父母,真的很感激!”莫英茂说,他的事业离不开长辈们的教诲和帮助,如今条件好了,希望通过每年办团圆宴这种简单的方式,报答各位乡亲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,莫英茂还组织村民拍了第一张集体照,画面十分温馨,让每一位村民心里感到十分温暖。随后,大家还把集体照分享给在外工作学习的亲友们。

 

莫英茂表示,未来,他将继续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,带领桥上村村民发展产业,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成果。


  • 重庆市巴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  • 重庆市巴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  • ©2021-2023 版权所有 © 巴南文明网 渝ICP备2021006742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
关注我们
    • 巴南文明网
     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