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先进典型 > 详情信息
巴实兴农人罗书力:鸿雁归乡反哺,化身乡村“CEO”
  • 看巴南
  • 2024-07-31

重庆达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书力是地地道道的接龙镇人。回乡发展10年,如今,他的产业遍布接龙镇大小村居,不仅打造了龙泉谷景区和果园基地,还建了食用菌基地、秸秆回收再利用加工厂等。


 

敢闯敢拼 成就一番事业

 

1999年,罗书力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,辗转重庆多个招聘会,终于找到一份施工员的工作。

 

初入职场,罗书力肯吃苦、爱学习,两年多时间便从施工员升为项目经理。这期间,他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。

 

2005年,罗书力从公司辞职,前往广东、贵州闯荡,开始自己承包项目。

 

一切都很顺利。2009年,罗书力成立了达多利实业(集团)有限公司、港城置业有限公司。随后,他带领团队在广东省韶关市、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、重庆等地,参与修建了南雄广府、香江半岛、龙湖·富春居等项目。因诸多项目的成功修建,罗书力在业内有了一定名气,且个人能力和行业影响力,深得同行赞许。

 

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做得游刃有余后,罗书力带领达多利实业(集团)有限公司陆续布局农业项目开发、旅游景区开发、大健康连锁、电子商务等众多业务领域,形成了多产发展矩阵,且各个领域业务蒸蒸日上,逐步迈入成功人士之列。


“初生牛犊不怕虎,那时候有一股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闯劲拼劲。”罗书力感慨地说道。

 

事业有成 归乡再创业

 

“在外如浮萍,没有归属感。即使事业再成功,对于生长的那片土地,我依然有着深深的眷恋。”罗书力告诉记者,他在外打拼时,经常怀念家乡。

 

2014年,接龙镇向罗书力抛出回乡创业的橄榄枝。经过一番调研后,罗书力答应下来。

 

“当时,接龙镇没有产业,村民自种自收,基于此,我们在理性分析后,决定回乡搞农文旅融合项目。”罗书力说,他回乡创办“农业+旅游”项目,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,助他顺利流转了自力村、马路村、春龙村、塘边村的共计2100亩土地。

 

不仅如此,罗书力还同接龙镇党委共同探索“企业+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并出资承包村集体的蜜柚产业,打造“智慧柚园”基地,进行统一生产、管理、销售。

 

此外,“智慧柚园”基地还联合专业合作社研发小型果“玉龙柚”,开发柚香柚脆、柚子酒等附属产品,延长了产品产业链。

 

立足“三农” 化身乡村“CEO”

 

曾经在建筑业大放异彩的罗书力,通过打造龙泉谷农文旅项目、“智慧柚园”基地等,慢慢由“钢筋臂”变成了地地道道的“泥腿子”,化身为乡村“CEO”。

 

2023年,罗书力的企业与接龙镇自力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深度合作,共同投资2000万元,创办秸秆回收再利用加工厂。


一方面,生产厂房采用先进工艺将秸秆和木屑等废弃物料进行粉碎、烘干、挤压、热解炭化等工序,制成可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——生物质成型棒; 另一方面,生产厂房采用生物化学技术,通过物理粉碎、机械翻抛、高温堆腐、生物发酵等过程,将农作物秸秆转换成优质有机肥,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。


据了解,该生产厂房全年生产生物质成型棒可达7200吨,产值达2600万元,带动50人务工就业实现增收。

 

2024年,罗书力在秸秆再生产产业基础上,又投资打造了西南第一家秀珍菇智慧工厂。随后,他瞄准马路村、新湾村有着丰富秸秆资源的优势,计划分两期建设食用菌智慧工厂,打造食用菌“生产、加工、研学”全产业链。

 

截至目前,食用菌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,项目总投资500万元,占地10亩,修建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。今年4月,该工厂已投入生产,预计年产出各类菌菇400万包,产量1000吨,产值1300万元,将带动50名农户稳定就业增收200万元,帮助村集体每年实现增收25万元。

 

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,罗书力今年将带领公司与接龙镇强村公司持续深化合作,共同投资7510万元,在新湾村建设食用菌智慧工厂二期工程,其中生产基地占地300亩,生产车间占地50亩。该项目投产后,预计年产值达1.6亿元,将带动当地农户350人就业,每年实现就业增收约1260万元。


  • 重庆市巴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
  • 重庆市巴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  • ©2021-2023 版权所有 © 巴南文明网 渝ICP备2021006742号-1 All Rights Reserved.
关注我们
    • 巴南文明网
      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