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,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。日前,记者采访了4位巴南的志愿者,听听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,看看他们是如何践行雷锋精神的。
重庆威通出租车公司驾驶员 廖财莉:
雷锋精神永不过时
在巴南,一名每天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出租车司机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。没错,她就是威通出租汽车公司五星级“雷锋的士”驾驶员廖财莉。
2014年,专业技术过硬又热心助人的廖财莉,成为重庆市“雷锋的士”志愿服务队的一员。从此,一边开的士,一边传递正能量成了她的日常。
她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,夏季的“爱心送考”从未缺席,年年参加无偿献血,工作之余还和队员们组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时长超过了1800小时。
她那辆雷锋的士,不光是重庆的一张名片,还是她和城市、人与人之间温情互动的见证。每天,她为陌生的乘客提供服务,每一笔车费里都藏着她对生活的热爱。
听她讲故事,像是让你坐上了重庆的街头,车窗外是山城的景色,而车内是她那满满的温暖。
“学雷锋不是一时的热情,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信念和行动。最开始可能仅仅是想做好孩子的榜样,但时间越久,就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意义,现在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使命。”廖财莉说,志愿服务不仅是做好事,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责任担当,未来她将继续以出租车为“舞台”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雷锋精神永不过时”的信念,为城市文明贡献力量。
美团外卖小哥 杨德胜:
弘扬雷锋精神 争当先锋骑士
“您好先生,这是您的外卖,祝您用餐愉快!”3月4日,天刚蒙蒙亮,外卖小哥杨德胜已经骑上电瓶车,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
作为一名外卖先锋骑手,杨德胜坚持准时将每一份订单送到顾客手中。“这不仅是我的工作职责,也是我对每一位顾客承诺的兑现。” 杨德胜说,穿梭在大街小巷,经常能发现一些没人注意的小问题,比如堆放易燃物的楼道、不易察觉的卫生死角,每次他都会拿出手机拍照,反馈给社区网格员。
“雷锋精神教给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——为人民服务。” 杨德胜说,践行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做一两件好事,而是要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。“我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,通过个人微小的力量帮助到更多人,其实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。”
2023年,杨德胜获评“巴南区最美外卖小哥”,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的肯定,更是一份激励。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感染身边更多的人,让大家都加入到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行列中来,共同为社会的美好贡献一份力量。” 杨德胜坚定地说。
古中豪(图中抱小孩者)
巴南区蓝天救援队队员 古中豪:
用双手托起希望 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
“作为一名救援队员,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和奉献精神。”当记者问到参加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和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,巴南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古中豪毫不犹豫地说。
古中豪是一名装修企业负责人,也是重庆市巴南区蓝天救援队的一员。双重身份,两份责任,让他对雷锋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。在湍急的洪流中托起生命之舟,在断裂的山路上背负伤员前行,在刺骨的寒夜里搜寻走失老人……这些刻在记忆里的画面,是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对雷锋精神最鲜活的注解。
“当我们把蓝色的救援服穿在身上,雷锋精神的火炬便化作照亮生命的光。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,志愿者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股正能量,这种正能量的汇聚,就是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。”古中豪说。
古中豪表示,今后他将一如既往积极参加志愿服务,同时带动更多身边人参与,汇聚起强大的力量,让生活充满爱与温暖。
巴南区心理健康协会会长 刘君:
让雷锋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
“雷锋在日记中写道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’,正是对雷锋精神的信仰,让我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始终坚定。”巴南区心理健康协会会长刘君如是说。
从2017年起,刘君带领团队深入社区、学校,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志愿服务,累计提供免费心理健康咨询服务400余次,开展心理健康讲座50余场。
刘君说,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,更让她感觉到雷锋精神历久弥新,成为一种向上、向善的强大精神指引。新时代新征程,她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,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,做雷锋精神的“追光者”,不断播撒爱的种子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。